close

電玩小子(98年11月4日)

文/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
  歐力的爸爸是個電腦懶蟲,媽媽是電腦白癡,因此電玩文化在這片沙漠中,幾乎沒有落地生根的機會。歐力的小小世界被家中滿坑滿谷的玩具填得豐實滿溢,沒機會發現還有更精采刺激的玩意兒等著他去探索、挖掘。

  平日膽子小得只有綠豆大的媽媽,暑假突然思念起移民到國外的姐姐。她打算利用探親的機會,順便讓歐力精進已投資許多時間、精力的美語。歐力媽媽的算盤打得精,但實際執行起來有落差。鍛鍊美語的美夢,兩家媽媽的想法大不同,孩子們也各有主張,但表兄弟倆運用各自的語言,竟奇蹟似的溝通無障礙。尤其在共遊電玩時,馬上成為最佳戰友。一整個暑假,就在吃喝玩樂、一事無成中,倏忽度過。

  開學後,生活回歸常軌,媽媽發現歐力的美語程度依然故我,卻多出一項新嗜好。以往愛蹦蹦跳跳的歐力,現在坐功了得,一有空,就坐在電腦前玩遊戲,連出外用餐,坐車出遊,也專心一志玩爸媽手機裡的遊戲。

  對於歐力的改變,媽媽不知該喜還是憂?電玩,確實是最佳保母,讓一向精力充沛的歐力乖乖坐在椅子上,不惹事生非;但她也有一股說不上來的擔憂:電玩遊戲幾乎成了歐力唯一的生活重心,這對還在成長的孩子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?

電玩對腦動手腳

  現代科技的發達,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便利,卻也悄悄改變了生活形態,給予現代父母異於昔日的教養挑戰。一二十年前,未曾聽聞的「電視兒童」、「電玩小子」,現在卻不分城鄉,深入每個家庭,掀起親子戰爭。

  剛開始,父母把電玩引進家裡,可能把它當成休閒娛樂或學習工具,後來發現,這是「引狼入室」的舉動。電玩,尤其是線上遊戲,一旦進駐家裡,不需太多時日,就產生注意力不集中、玩得廢寢忘食、無法自拔的上癮現象。為什麼電玩會在人們身上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呢?

  英國謙德大學(Not-tingham Trent電Unversity)的研究團隊發現,電玩和令人傾家蕩產的賭博有許多共同點:

●不管是智取,還是用武力打倒敵人,獲勝者都會得到獎勵。例如:金錢、寶物、點數、晉級或神奇力量等。

●當勝利節節的升高,獎勵也像滾雪球般愈來愈豐厚。

●正確的決定、行動、策略,能立即得到回饋,無須漫長等待。

●獲得勝利,擠進高分榜的人,往往能得到同儕的偶像崇拜和肯定。

●同樣都刺激腦內享受感官刺激的歡樂迴路。

  原來,電玩業者深知人們賭性堅強的弱點,把讓賭徒離不開賭桌的因素,偷偷加進電玩程式設計。謙德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:愈來愈清晰、真實、唯美的畫面和意境;優美、振奮人心的背景音樂;內容多元、變化多端的娛樂性;能夠單打獨鬥,也能集體遊戲的多樣性;有動人心弦的故事情節。這些技術日益精進、完美,能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,就像緊箍咒一樣,箝制人們的腦。因此,電玩業者和玩家之間,正悄悄進行一場玩家渾然不覺的「腦對腦」間諜戰。

預防與處置之道

  如果電玩神不知鬼不覺,已在「腦對腦」的間諜戰中占了上風,關心孩子的父母該如何面對這個強敵的挑戰呢?

●充實電玩知識
 
  不要被業者的廣告詞所蠱惑,辨別產品的好壞,最好能參考研究人員嚴謹的研究數據,詳讀電玩對腦內影響的資訊,作為審核依據。

●購買前看清電玩分級
 
  家長在購買電玩前,要先弄懂電玩的分級制度。一個審慎負責的把關者,不僅要多了解內容,也要清楚電玩的形態,明瞭這個遊戲除了娛樂效果,對孩子心智的成長有哪些助益。

●監控玩電玩的時間、內容
 
  最好把電腦或電玩遊樂器擺在家長容易監督、掌控的地方,例如:客廳、書房。必須對使用時間和電玩種類、內容等約法三章,從小養成孩子自我規範,懂得選擇電玩遊戲的能力。

●培養多元的休閒嗜好
 
  全心擁抱電玩的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:「好無聊呵!」他們的生活圈可能僅限於自己或父母所規畫的一方小天地,因此,當電玩輕輕招手,就情不自禁墜入、沉溺。抗拒電玩上癮最好的方法,就是拓展孩子的生活視野,培養多元嗜好,並嘗試一些現實生活裡未曾體驗,或是沒有機會接觸的小冒險。

●堅壁清野
 
  如果孩子對電玩已經有難分難捨的上癮現象,就要採取「堅壁清野」的策略。

  堅壁清野的要點是:父母要把可以接觸到電玩的機會、誘惑完全斷絕。讓孩子生活導入正軌,重新燃起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。

  「水能載舟,也能覆舟。」電玩已悄悄進入人們腦內,影響腦的原始運作。在它登堂入室之前,必須多了解它,與它保持安全距離,才不會在家中製造一個離不開它的電玩小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luestream 的頭像
    bluestream

    bluestream的部落格

    bluest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